【陸校放榜3-3】賴政府築兩岸高牆 台生仍赴陸為哪樁

過去10年來湖北、湖南由武漢大學帶頭形成了一個台生圈,這2年四川和重慶大學隱隱有接棒之勢。圖為武漢大學。圖/取自武漢大學官網

總統賴清德就職周年前夕,兩岸關係空前惡劣,教育部長昨天還表示「不鼓勵,甚至禁止、反對」和中國大陸交流。照講,在民進黨政府執政9年築起的抗中高牆之下,新世代天然獨對陸校應該是既不瞭解也無興趣;但今天(15日)大陸大學對台招生放榜,我們發現:不但有為數不少的學子赴陸,而且今年持續有人「開發」過去幾無台生的省市及陸校。為何會有如此的反差?

事實上,從去年起我們就發現,即使疫情3年加上兩岸關係冰凍,但仍有台生赴陸,而且正由於口喊抗中者語調高昂,所以願意赴陸的台生「只做不說」。

此外,新世代的台生更有主見且更擅於找資訊。大陸有400多所大學對台招生,過去台生擇校通常限於沿海的北上廣,新世代台生有不少轉往大陸的華中、西南、西北等,例如過去10年來湖北、湖南由武漢大學帶頭形成了一個台生圈,這2年四川和重慶大學隱隱有接棒之勢;過去少有台生的陝西、江西、山西、東北等,最近開始有台生就讀。

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則是重中之重,過去是福建唯一的985工程廈門大學最受台生青睞,漸漸外擴到211工程,其中又以福州大學力度最大,過去2年對台招生都錄取逾200人,今年該校再度「超越自己」,招收了435位台生,寫下了大陸對台招生的單校紀錄。

這當然和大陸大學刻意對台降標、「讓利」有關。2019年大陸教育部宣布,陸校對台招生的學測門檻最低是「國英數任一科均標」,換言之,這等於把台灣前75%的考生都納入招生對象。頂尖985陸校不會把門檻降到這麼低,但是也不差的211工程陸校如華中師大、陝西師大、遼寧大學等,今年就是以「國英數任一科均標」設為門檻,讓許多成績中等的台生,多了許多選擇。

早有不少台灣家長抱怨,台灣的教育體系、新聞報導只服務前段班學生,這類學生要讀甚麼學校、科系,相關的情報非常豐富。相較之下,成績中等的大多數考生,落點模糊不清,擇校要碰運氣。

若是台灣高教仍有一定品質,中等生的困境就相對緩和。問題是,過去十年台灣經濟停滯、國力日漸下降,而教育是國力的延伸,因此台灣高教也隨著每下愈況;加上少子化、大學氾濫及私校倒閉潮,導致對大學的投入減少、師資出走、辦學品質惡化。更糟的是政治對立,民進黨政府主導「去中」、抗中、仇中,讓人們陷入價值錯亂,這種氛圍已經進入校園。

在此情況下,只要不對陸校有偏見,且勇於走出舒適圈,就很容易把眼光投向綜合國力起飛、並將強大資源投入高等教育的對岸。不要忘了,這幾年陸校的世界排名早已超過台灣。

或有人問,陸校對台生降標,這是一種「統戰」嗎?當然是,因為赴陸讀書後,更容易對大陸產生認同,也更有機會留在對岸工作。但大陸是用優質的高等教育吸引台生,手段正當,正如同「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台灣若是不服氣,想想10年前陸生大舉來台,讚嘆「台灣最美風景是人」的時刻,再想想是甚麼讓我們失去民主自由的芬芳吧。

梅花新聞網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