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辭世,享年88歲,選舉新任教宗立刻成為梵蒂岡的頭等大事。但是方濟各捍衛弱勢、挑戰傳統的親民作風立刻成為那些將投票選出新教宗的樞機主教們的難題:他們要追隨方濟各的道路,走向一個更受歡迎、更全球化、更加團結的教會,還是會恢復方濟各前任們更加教條、更加傳統作風?
《紐約時報》21日報導,方濟各的包容給梵蒂岡留下了一個複雜的又具有爭議的遺產。儘管方濟各在解決教會性虐待危機和財務不透明的弊病方面取得了進步,但他為教會指明的未來道路仍將充滿爭議性。
在許多方面,方濟各在他的任期改變了前任本篤十六世和保羅二世的路線。方濟各公開討論離婚、牧師結婚的可能性、對同性伴侶的接受以及婦女地位的提高等重大神學問題,這都讓自由派天主教徒感到興奮不已。然而,也有人則指責他遠離了教會的教義。
在本篤十六世的言論激怒伊斯蘭世界之後,方濟各向穆斯林領袖伸出了橄欖枝,他與穆斯林精神領袖簽署協議,承認彼此的權利並保護那些在伊斯蘭國家中弱勢的天主教徒。
方濟各也努力改變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思想,他提名了數千名主教,任命了樞機主教團一半以上的成員,這些人通常與他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即親近窮人、歡迎邊緣群體,並重視氣候變遷。
「方濟各效應」在世俗化的西方並未出現,參加天主教活動的人數持續下降,但在全球南方,天主教信徒正在不斷增加。或許出身自南方國家(阿根廷)的方濟各,從此改變天主教保守面貌。